摘要:文安县人造板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现已形成特色鲜明、链条完整的产业集群。对文安县人造板产业进行深入调研发现,近年来文安县人造板产业在政策支持下实现了转型升级,整体产业利润率保持稳定,但不同产品类型间差距明显,面临同质化竞争加剧、外地企业侵占市场、品牌影响力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大政策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培育产业龙头、加强资金扶持、建强产业队伍和强化依法纳税等建议,以期推动文安县人造板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人造板;文安县;产业发展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of Wood-based Panels Industry in Wen'an County
Zhang Wenjun
Wen'an County Forestry Industry Association, Langfang 065800, Hebei, China
Abstract: The wood-based panels industry in Wen'an county started in the late 1980s and has now formed an industrial cluster with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lete chain. The author has carried out an in-depth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wood-based panels industry in Wen'an county. It is found that in recent years, with policy support the wood-based panels industry in Wen'an has achieved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d the overall industrial profit margin has remained stable. However, there is a significant gap between different product types, and the wood-based panels industry is faced with issues such as intensified homogeneous competition, market share erosion by relocated enterprises, and insufficient brand influence. In response to these issues, the author has proposed suggestions such as increasing policy support, implementing innovation-driven strategy, cultivating industry leaders, strengthening financial support, building a strong industrial team, and adhering to paying taxes in accordance with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order to promote bigger and stronger growth of the wood-based panels industry cluster in Wen'an county and achiev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Key words: wood-based panels; Wen'an count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文安县是我国四大人造板产业集群之一,开展文安县人造板产业调研对我国人造板产业集群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因此,2023年10月至2024年1月,文安县林产产业协会从产业规模、产品类型、能源税收等方面,采用座谈、走访、搜集梳理资料等形式对文安县人造板产业进行了调研,以期为文安县人造板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决策、政策制定等提供数据支撑,也为我国人造板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参考。
1 文安县人造板产业发展现状
文安县人造板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集中分布于县域东北部的左各庄、大柳河、滩里等乡镇(以下称左柳滩区域),历经30多年的积累发展,形成了特色鲜明、链条完整的产业集群。
文安县人造板产业集群是河北省唯一人造板产业集群,2018年7月获批国家级“人造板产业示范园区”,2019年被纳入省重点支持的107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2023年8月获批河北省特色产业集群,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及国内影响力明显提升。截至2023年10月,文安县人造板产业拥有企业456家,其中年营业收入2 000万元以上的规上企业(以下称规上企业)111家,专精特新企业12家。
文安县人造板产业从业人数4.2万人,占全县就业人口36%,税收占比较大,常年保持在22%以上(见图1),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比例常年保持在40%以上(见图2),对文安县经济的支撑作用非常明显。
图1 2019—2022年文安县人造板行业税收及在全县税收占比
图2 2020—2023年文安县人造板行业产值及在全县工业总产值的占比
2 近年文安县人造板产业发展政策支持与成效
2.1 转型升级初见成效
针对传统产业“小个体、大群体”、技术含量低、粗放式发展现状,文安县连续4年探索制定推动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通过鼓励企业“退二优二”“退三进四”,引导吸收合并,深化分类管理等措施,有力促进了整个人造板产业的技术升级。自2020年以来,生产设备改造78家,投资56亿元;数字化应用62家,投资1 560万元;产品结构优化125家,投资25亿元;规上企业由65家增加到111家;专精特新企业由1家增加到12家;文安县纳税前100企业由24家人造板企业增加到35家,其中纳税超千万元1家,500万元以上15家。全县近456家人造板企业中,产值2 000万元以下企业占22%,2 000万元至1亿元企业占55%,1亿元以上企业占23%,构建了呈“橄榄型”合理结构的产业集群。
表1 文安县纳税额前100企业中人造板企业数量和纳税占比
2.2 整体产业利润率保持稳定
近年,文安县人造板产业在房地产市场不景气,人造板市场竞争激烈,以及原料、用工、能源成本上涨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下,凭借其产业规模大、产品类型多样、市场认可度高,以及《文安县推动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文发〔2020〕8号)、《文安县推动传统产业“两高”发展十八条措施》(文发〔2021〕12号)、《推动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十条(试行)》(文发〔2022〕6号)等政策支持,其产业整体利润及利润率保持稳定(见表2)。
表2 文安县人造板产业2018年以来产量、产值和利润
此外,从表2数据,也看到文安县人造板产业在经济收益和利润空间方面增长缓慢,显示出增长乏力和潜力不足。尤其是近年来,人造板的投资额逐年减少,从2019年的9.7亿元降至2022年的5.3亿元,这表明企业投资意愿不强,对市场前景持谨慎态度。
2.3 不同产品产业差距明显
文安县人造板产品以胶合板、纤维板和刨花板为主,分别占全县人造板总产量的56.7%、16.4%和24.0%(见表3)。这3大板材的利润占比差距大,胶合板、纤维板和刨花板利润总额占比分别为57.1%、20.3%和13.8%。其中,以大地木业、良禾木业为代表的建筑模板行业,凭借其占全县人造板企业2/5的企业数量和全县人造板1/3的产量,成为了我国乃至世界的建筑模板特色产业集群,产品以“廊坊模板”为品牌销售全球各地。但因建筑模板属于薄利多销型产品,其利润较低,平均利润率仅为0.8%。
表3 2022年文安县人造板企业数据
3 文安县人造板产业发展优势与问题
3.1 产业发展优势
通过深入人造板企业实地走访,并与人造板企业家座谈了解,文安县发展成为北方较大的人造板生产基地具备诸多天然优势。
1)产业集聚性强。
在国内同等规模的人造板产业集群中,山东临沂全市涉及3个区5个县、广西全区涉及贵港等5个区,而文安县人造板企业主要集中在36平方公里的左柳滩区域,该区域内人造板企业共有407家、占比达92%,规上企业有71家、占比达97%,人造板企业的高度集中,既便于企业间的信息共享、互补发展,又有利于提高产业集群在全国人造板行业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特别是目前正在积极谋划的人造板制造服务创新示范区,通过整合资源集中式发展,解决木业集群用地、融资、技术、用电等问题,吸引上下游产业入驻,实现技改、生产、展销一条龙发展不出园区,助力打造千亿级低碳、人居、绿色新材料产业集群。
2)产业链较完整。
左柳滩人造板产业集群内,共有原料生产、设备制造、集中供热等相关企业1 000余家,既能够为人造板企业提供定制化的生产设备,也能够及时便捷提供胶膜纸、芯材等生产原料,文安县众鑫生物质供热有限公司和亿利洁能科技(文安)有限公司供热项目在消化生产废料的同时,能够为人造板企业提供热能。近年来,随着百强家居、法远家具等企业相继落户,金秋木业、宜美康等企业延伸发展了板材加工、家装设计、入户安装等一站式家装服务,曲之宝家具、金润达木业升级成为集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曲木家具生产企业,进一步增强了产业链的完整性。
3)创新能力较强。
在近30年的发展过程中,文安县人造板产业在生产设备、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制造上始终投入较大精力和财力。大地木业、全盛木业、洪宽木业、五棵松木业正在推进智能化数字化改造;东海旭日、振宇木业、和民木业、丰驰木业正在进行连续平压线升级,刨花板自动线改造产能接近200万m³,占到2023年全国年度新增产能的五分之一。
4)地理区位优越。
由于文安县地处京津冀腹地,便利的交通网络,使人造板产业集群在300公里运输半径内,既能有效覆盖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千万级城市的人造板终端消费市场,又能够将各大城市废旧模板、淘汰家具等木材废料回收利用,在降低原料成本的同时,也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社会效益和绿色效益。此外,文安县位于四大人造板生产基地最北方,相较其他三地,更便于将质优价廉的人造板辐射到东北、西北等地区。
3.2 文安县人造板产业发展亟须破解的问题
结合调研了解的实际情况,对文安县人造板产业市场占有率萎缩、发展潜力不足等进行了认真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同质化竞争日益加剧。
文安县人造板产业虽然产品分类日趋细化,但是同类型板材生产企业仍比较集中,少则十几家、多则上百家,加之原材料价格来源、板材生产工艺、销售价格均公开透明,同类板材之间的竞争、压价日趋激烈,特别是随着燃气锅炉改造、工人薪资上涨、原料成本增加等一系列因素,大幅压低了企业利润,部分低端板材利润率甚至低于1%,也就是说每张板的利润只有1~2元。一些企业为增加利润,只能单纯通过扩大生产、薄利多销,势必进一步降低企业资金流动、增加销售竞争压力,进而形成恶性循环,扰乱正常市场环境。
2)外地企业侵占市场。
近年来,由于上级环保政策和雄安新区的管控,文安县一些由外地人经营的人造板企业纷纷返回原籍发展,主要集中在湖北、陕西、河南、新疆、东北等地区。由于这些地区在产业、环保、土地政策方面比文安县更为宽松,土地、人工、原料、运输等生产成本也更为低廉,许多迁移的人造板企业凭借产品成本优势占领市场。另外,一些本地企业为了减少运输成本和靠近客户生产,在外地投资建厂,进一步减少了文安县人造板的市场份额。
3)品牌影响力不足。
由于文安县人造板企业经营理念落后、品牌建设较晚以及营销费用过高,难以适应当前市场竞争,部分人造板企业转为代加工企业。据统计,目前文安县有30多家浸渍胶膜纸饰面细木工板、浸渍纸饰面胶合板企业为代加工,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的品牌方专卖店、建材市场、家具企业等。文安县企业每贴牌一张板,需要向品牌方支付相应的费用,导致文安县人造板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每张板仅获取15%的加工费。但企业不代加工,就没有品牌效应,又无法获得市场订单,导致企业经营困难。
4)经营理念陈旧保守。
文安县多数人造板企业在思想观念上保守落后,缺少与其他企业联合发展、创新体制、做大做强的勇气和长远发展理念。经营状况好的企业不愿意通过收购、股份制或“外包”等形式谋求快速做大,宁可再圈一块地皮,再“复制”一个新厂来实现同一平面上的量的扩张,加剧了这一行业低水平重复造成的低位竞争和资源浪费。经营状况差的企业,也不愿意通过某种形式加盟到优势企业,借别人的优势实现自身资产的增值。因此,最近几年文安县人造板企业真正意义上的设备改造和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所占比例很低,多数是简单复制式的再生产。
5)产业队伍发展落后。
由于大多数企业规模小,基本上无晋升空间,工作环境也有待改善,吸引不到高学历的年轻人才,无论是经营者还是生产者,从业人员年龄结构偏高,学历水平不高。经营者层面,目前文安县人造板企业主要经营者的学历以初中为主,年龄范围集中在40岁以上,20~30岁占比5%、30~40岁占比10%、40~50岁占比30%、50岁以上占比55%;生产者层面,外地人39 000人左右,本地人6 000人左右,年龄范围集中在40岁以上,20~30岁占比10%、30~40岁占比25%、40~50岁占比40%、50岁以上占比25%。可以说,文安县人造板产业队伍存在人员老化、青黄不接、中坚力量明显不足现象。
6)税收贡献度不高。
近年来,文安县加大了对传统产业的扶持力度,在政策支持、要素保障上进一步倾斜,但对比占用的公共资源,人造板税收仍然贡献不大。比如,目前人造板产业占工业用地达3 400 hm2(51 000亩),以2019年至2022年4年平均纳税4.435亿元计算,每年亩均税收仅8 696元;人造板平均每纳税1元,就要消耗2.11千瓦用电(见图3);工业企业税收与产值的比例一般为0.2%~8%之间(见图4),文安县人造板常年维持在1.49%,相较于8%有很大的差距。
图3 文安县人造板产业税收与耗电量比
图4 文安县人造板产业产值税收情况
4 产业发展意见与建议
结合本次调研了解的情况及发现的问题,为扎实推动文安县人造板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切实实现高质量发展,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大政策支持。
在支持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4.0的基础上,围绕京津冀城市群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调整优化左柳滩区域规划、产业规划,制定出台5.0版政策措施,通过合理利用低配土地资源、减少生产环节用电、用能,大力引进数字化服务机构,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切实摆脱同质化竞争困境,把文安县人造板生产基地打造为绿色建材物流保障基地。
2)实施创新驱动。
深入落实推动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一系列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木材工业技术研发中心作用,不断强化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鼓励企业建立研发中心、中试平台,通过工业设计创新和家具设计研发,进一步提升人造板产品的质量和效益。特别要突出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环保健康的绿色板材,改进板材企业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推广无醛胶黏剂、负离子板材等新型健康板材生产技术,扎实推动人造板产业实现绿色发展、赢得环保效益。
3)培育产业龙头。
重点支持龙头企业通过联合、兼并和推进上下游一体化经营等方式,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实现挂牌上市,切实扩大融资途径,打造行业领军企业。支持龙头企业主持和参与标准制修订,鼓励企业制定企业标准,推行标准化生产。同时,发挥林产协会作用,主动对接全国性展会,通过多种形式的展览展示、品牌发布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做大做强文安人造板地域名牌。
4)加强资金扶持。
一方面,进一步加大对人造板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由县城发公司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吸引县内优质民营企业参与注资,对基金会员企业给予一定额度的融资担保,切实帮助有实力、有需求的人造板企业进行贷款融资,努力为人造板产业做大做强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鼓励企业组建行业联盟、抱团发展,探索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支持把富余的原材料、资金、人力、物资等数据,统一汇总到信息化平台上,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面临的经营困难。
5)建强产业队伍。
一方面,持续开展好“走出去”活动,组织人造板企业负责人,尤其是年轻一代“接班人”到江浙、山东人造板产业聚集区参观考察,到浙江大学等高等学府学习培训,进一步扩宽视野、解放思想,认清宏观形势和产业发展趋势,不断积累商业经验,更科学地经营企业。另一方面,以城市更新为抓手,做好左柳滩区域副中心城镇化建设,优化吃穿用住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为外来务工人员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工作环境,吸引更多的县域外年轻人到文安工作。
6)强化依法纳税。
一方面,建议由县公安局、财政局、应急管理局、生态环境分局、水务局、供电公司等相关部门,抓紧成立企业联合服务工作组,逐乡镇、逐企业查看生产经营、安全生产、依法纳税情况。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纳税信用体系建设,既惩戒重大税收违法失信行为,又对依法纳税企业提供政策、执法、资金、要素保障等支持,着力抓好诚信纳税宣传,提高企业的荣誉感、责任感,增强企业依法诚信纳税意识,促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引文格式:张文军. 文安县人造板产业发展研究[J]. 中国人造板, 2025, 32(1): 5-10. DOI:10.12393/j.1673-5064.20250102
文安县人造板产业发展研究
张文军
文安县林产产业协会,河北 廊坊 0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