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现代木结构建筑发展研究报告》正式发布。本报告由木结构产业国家创新联盟和中国林产工业协会木结构产业分会联合发起,由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负责编写,南京林业大学、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苏州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兴安岭神州北极木业有限公司、山东鼎驰木业集团有限公司、镇江中林林业有限公司、江苏零界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珉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西国金绿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汉高(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大连阔森特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济南邦威仪器有限公司、千年舟新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联筑钢业科技有限公司、林创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等17家单位参编。
现代木结构建筑是指主要结构构件采用木材或工程木产品,构件连接节点采用金属连接件连接的建筑。结构形式主要有方木原木结构、轻型木结构、胶合木结构、井干式木结构和木混结构等,具有绿色低碳、节能环保、防震减灾、工厂预制、施工高效等优势,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对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提高木材资源利用效率,转变城乡建筑结构多元化发展,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报告》阐述了中国现代木结构建筑新建面积、原辅材料、企业分布、政策环境、标准体系、科研进展、发展趋势、问题及建议共8个章节。旨在引导现代木结构产业健康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满足行业管理和企业发展需求,增进社会各界深入了解中国现代木结构建筑,帮助从业者了解和掌握中国现代木结构产业现状,为政府部门、相关行业提供木结构产业相关的基本数据。《报告》显示,2017年至2019年全国每年新开工木结构建筑面积均在200万m2以上,但并未呈现每年持续递增的趋势。2020年木结构建筑的新开工面积继续回落,进入150万m2关口,受小产权房政策环境和新冠疫情影响,木结构建筑新增面积持续萎缩,2021年全国新开工木结构建筑面积突破300万m2关口。江浙沪、川渝地区的新建面积占比最大。2017年至2021年中国木结构建筑与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报告》显示,2018年至2021年胶合木年产量持续增加,现有胶合木生产线105条,年产能累计达50-70万m3,但年产量仅为20-30万m3;圆柱胶合木和弯曲胶合木生产线共计20余条,年产能累计达8-10万m3;多轴加工中心30余台(套),正交胶合木生产线4条。目前,我国胶合木层板原材料主要有北美地区的花旗松、南方松,俄罗斯的落叶松、樟子松,欧洲云杉和赤松,以及铁杉、SPF等。结构用胶合木年产量前三位地区为江浙沪地区、环渤海地区和东北地区,占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目前国内3家单位完成了胶合木产品质量和绿色建材认证。
《报告》分析,截止到2021年12月共查询到木结构建筑相关企业273家。民营企业为232 家,约占总数的85%,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为6家。木结构建筑生产企业尚属于“中小微”,注册资金1000万元以下的木结构生产企业176家,占65%;能够持续经营的木结构建筑生产企业数量较少,2010年前注册共有101家,约占总数的37%;企业分布集中在“江浙沪”地区、“京津冀晋”地区和“环渤海湾”地区 ,数量分别为68家、55家和38家。《报告》梳理了从2015-2022年以来国家为推动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的相关政策,在此期间,国务院、发展改革委、工业化信息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国家机关颁布相关政策,各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各省林业局根据中央和部委的精神,颁布各地方的政策。在“双碳”战略和乡村振兴背景下,国家和地方的多部门协同促进,使得现代木结构建筑得到良好的发展。同时,梳理了现代木结构现有标准体系,现行木结构相关标准有91项,其中国家强制标准5项,国家标准38项,行业标准42项,团体标准6项,主要分为产品标准(36项)、试验方法标准(39项)、设计与施工验收标准(16项)。本《报告》是“十三五”时期我国木结构建筑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目前,我国正在经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现代木结构建筑发展也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本《报告》的发布将提供一个更全面的视角,提出了中国现代木结构建筑发展趋势和发展建议,为我国现代木结构建筑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来源:木结构产业国家创新联盟
通讯员:龚迎春